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讲师风采|执着杏坛献终身,乐于奉献育新人

3年前 (2019-06-15) 阅读:


编者按:

夏江,中共党员,教育硕士, 贵州省教学名师,贵州省骨干教师,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任贵阳六中党委委员、副校长,长顺县教育局挂职副局长、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名誉副校长。春禾公益课程与培训研究院成员。




母校之情,让我学会感恩


二十六年前,一个懵懵懂懂的我考入贵阳六中高中部,在这里得到舒拉、张润华等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困难中克服障碍。


 记得我的班主任舒拉老师,他在高一的暑假结束前髌骨盖意外粉碎性骨折,在住院期间,他的夫人张润华老师依然在开学后坚持为我们上课,而他的小女儿舒欢正在读小学,他们一家就住在学校,条件非常艰苦,等待出院后,舒老师立刻拄着拐杖回到了课堂。由于髌骨盖需要做第二次手术进行矫形,又正值我们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为了不耽误我们高考,他一直拖到一模考试前才在其他老师的强烈劝说下做了第二次手术,但是因为时间太晚,最后落下终身残疾。从老师的身上让我理解什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生之情,让我找到发展的方向


就是在六中老师的感动下,我高考选择了师范专业,毕业后义无反顾又回到了六中。像我这样毕业于六中又回到六中任教的老师有很多很多。比如刘珂老师、雷蕾老师。在工作中,不仅得到梁宗佑、陶波、李静等等老师们的热情指导和倾囊相授,而且在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有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2001年,在我教的第一届中,有个学生叫金沧,他特别喜欢计算机,那时经常在课余时间交谈计算机的软硬件,正好我从网上了解到教育部正举办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我们一拍脑袋,想能否利用3D软件做一个六中的三维模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班加点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制作,最终获得我们科技类的第一个全国三等奖,这位学生在加拿大读完博士后,毅然回到了祖国,成为一名共和国的建设者。


2015年我担任了班主任工作,48个学生在我们的带领下开始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高中三年,在王鸿懿、石录恒等德艺双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环境育人,结合六中“礼诚义”文化育人,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用心灵打动另一个心灵,做有温度的教育,学生获得国家省市校各级奖项118人次,省市报刊刊登文章13篇。


2017年我有幸参加了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春禾ETS大会”贵州赛区比赛,以往的我更多的考虑是如何培养精英学生,而在这次比赛评委的工作中,来自习水县东皇中学春禾社团以《爱莲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课堂文字走向生活现象,从班级趣事走进社会调查,从电视影片映射自我发展,那是平时孤陋寡闻的我所不能及的。在两届比赛评委工作中,来自上海、深圳、贵州的各行各业志愿者相互交流,来自荔波的布艺女孩、兴义八中的全能社长以及各地的春禾社员吐露心声,活动不再只为成绩,而专注于青少年创新思维、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培育,通过智力扶贫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在工作中,我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教育之情,让我在广袤的田野中耕耘

在贵阳市教育局、市电教馆的领导下,历经魏林和傅定芳两任校长,在纪盛玉书记的关怀下,我和张琳瑶、陈素、廖红和陈民福副校长共同努力,通过14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课程论为依据,立足于充满地域特色的三大生活情境,以五大系统为突破,遵循生成性、平衡性、多样性、动态性的实践原则,构成学生、技术与课程的良好学习生态,构建“5+3”模式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生态圈,落实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更好地发展与提升。近5年来,我和潘芳篱、曹文辉两位主任带领着二十多位教师,形成横跨高中课程八大领域的STEAM课程,开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特色的创客嘉年华”活动,打造“六中智造”优质品牌,学生自主研发制作近300项技术创新案例,省内外11个区域、学校和乡村推广应用,出版三本系列专著,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示范案例,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青少年创客示范工作室。


2018年,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市教育局加大对长顺县的教育帮扶力度,我非常荣幸与周建新副校长和李旭副主任加入到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的驻校帮扶工作中,采取“组团帮扶”的方式,全方位、无死角帮扶长顺县高中教育。我们帮扶队员在长顺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学校领导和师生团结一致,卷起袖子加油干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 end • 

排版:王兴语

审稿:刘红玲

春禾公益

开放、独立、自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