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天地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在校园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我看到了一张绿色的海报,从此便与春禾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人包括我的父母和同学都会问我,春禾到底是做什么的,我想是时候跟大家分享我眼中的春禾了。
作为参赛选手:
初中毕业那年,作为凯里二中首届春禾比赛胜出选手,我获得了前往上海参观交流的机会,在此之前,我也参加过一些活动,然而春禾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最深的。我想这应该是体现在春禾这个组织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亲和力以及它独特的模式上。
不同于其他类比赛,春禾不强调优胜劣汰或是一枝独秀,而是团队合作与表达交流。那些春禾的工作人员,我们称之为老师,但实际上更是我们的朋友。在贵阳到上海的旅途中,从食宿到心理状态,事无巨细,他们的安排与照顾都细致入微。此外,他们从来都没有站在前辈与晚辈的界限那头,而是非常愿意坐下来聆听我们的想法,和我们交换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让我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也非常愿意吐露我的心声。
春禾对我而言就像一个大家庭,在上海的旅途中充满着探索与发现的乐趣,也洋溢着着温馨和谐的气息。
作为社团成员:
回想初三那年,我们几个社团成员欣喜地在校园最显眼处贴上我们自己手绘的海报,把每一本书编上编号,举办属于我们自己的读书会,选拔学生评委,举办比赛,共同商量比赛流程与规则,讨论评奖标准。在当时学校尚未有社团的时候,我们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管理工作,举办赛事的压力与乐趣。
高二那年,我来到贵阳花溪参加社团工作交流会,在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中,我们在一张张白纸上书写创意,讨论总结,积极发言,开拓创新。春禾组织的游戏无不强调着团队合作,春禾安排的任务无不要求集思广益。各个学校的代表都上台展示各自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历程与成果,学校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经验。这些由学生自主创立管理的社团或许还稍显稚嫩,但却处处给人惊喜。
作为评委:
升入高三的那个假期,也就是去年的ETS大会,我很荣幸受春禾邀请作为学生评委参加。因为曾经我也作为选手参加过比赛,所以去年的比赛赛制对比以前最让我惊喜的是研究性课题学习的加入。春禾成立之初采用的比赛方式主要是演讲分享,然而这个方式太多地在较量演讲技巧,而研究性学习的优点在于它考察的是每一位参赛选手去发现,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我留下印象很深的是比赛之前的评委培训,让我懂得,春禾想要达到的目的不是选优而是普及,我们不需要站在多么专业多么科学的角度去评判课题的成果价值,也不必要过分地去强调他们的演讲技巧与ppt展示设计,我们每一位评委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他们的课题研究,去看他们是否能够去发现身边的一些问题,并主动积极地研究,提出他们自己的想法。陆理事长也一再对我们说希望我们能少一些苛刻多一些鼓励与肯定。或许由于知识层面还不够广,或许由于条件还无法满足于将一个课题研究到很高深的层次,但我们注重的是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不断改进与能力的提升,这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作为志愿者:
今年,刚刚结束高中学业的我,再次来到这个大家庭,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到春禾的内部工作团队中。充实而紧张的工作进程让我对春禾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我接触的工作还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而那些更复杂的工作安排例如比赛规则,评奖标准,分数录入,摄像记录,分组抽签,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事从无到有,并且在春禾工作人员的多次商量讨论下不断改进完善。两三百人的食宿需要安排得井井有条,成绩单更要求万无一失,同学们的安全以及心理状态也必须照顾到位。
我看着因为主持站了一天的学姐担心参赛同学的心理状态查寝到半夜与同学们交流沟通,我看着忙碌的工作人员只能换着班地去餐厅吃着仅剩不多的饭菜,我看着工作人员晚上淋着雨去安慰疏通情绪不佳的淘汰学生,我看着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修改每一处细小的失误。这些工作人员也有自己的工作,家庭,他们愿意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坚持着这样一件事,这样一件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成效还有着不被人认可的风险的事,深深触动着我,也更让我打起精神去完成每一项工作。
诚然,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社会爱心人士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教育落后地区的硬件设施建设,但教育资源的匮乏与平台的缺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我想这正是春禾想要做的吧,这也正是打动着我的地方。
我想三年前的我可能还未能完全理解春禾活动的最终目的与意义,但仅仅是因为春禾里的这些人,我已经愿意选择和他们并肩作战。我喜欢这样一群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挑战传统,革故鼎新的人,可能是从了解他们对待一件件小事的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开始,可能是从三年前看到陆老师只身背着意外昏迷的同学一个人冲向医院开始,可能是从看到他们凌晨两点还在讨论赛制以求最佳公平与最佳意义开始,可能是从陪着已经很累的学姐去找参加比赛的同学聊天谈心开始,可能是从看到某位评委写满了半张纸的评语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愿意帮助该同学开始。
我不会也不想去堆砌多么华丽煽情的辞藻来写一篇赞歌,我只想把我对春禾的这三年来最真切的感受说出来。
这,就是我眼中的"春禾"
杨宇帆
2017年8月3日
相关文章
相信孩子
编者按: ETS大会(探索、思考、分享)是春禾为孩子们搭建的一个具有全国分级体系、并拥有严谨而独特评价模型的课题研究展示分享平台,至今己举办了201...
纪实|2024·第九届春禾社团工作交流会
纪实|2024·第九届春禾社团工作交流会2024年7月25日至7月29日,来自贵州、四川、福建、云南、北京、内蒙古、山东、青海等地的40所学校的195名春禾社团执委,齐聚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凯里市第一中学...
申请成为春禾志愿者
下载申请表:春禾志愿者信息登记表.doc每周捐赠 8 小时,可以成为春禾的核心志愿者,参与春禾的各项核心工作;双周捐赠 8 小时,可以督导春禾启梦计划在一所学校的开展;每月捐赠 8 小时,可以为春禾公...
遇见“春禾”
最初的那个绿色 2014年的夏天,在参加的一个培训会上,我前方位置上的一位学友时不时地急速敲打着他的键盘,因为电脑页面呈现的绿色设计,肯定他不是在速记笔记,应该是一位雷厉风行的策划或决策者...
春禾·多元思维的培育与分享
编者按:施静女士,北京青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春禾第二届理事。作为春禾ETS大会贵州省级赛评委,亲历了研究性学习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从2016年6月开始,我有幸参加了春禾项目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