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深度 | 吴刚平教授与校长们畅谈“研究性学习”

5年前 (2019-11-30) 热度:2206 ℃


吴刚平
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与课程资源研究项目负责人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

编者按:
    “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一个新名词,2001年教育部就下发了通知,《研究性学习》已经是高中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初中的必修课,其中有一个部分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这两个字,使很多学校和教师望而生畏,“自己都不会研究,不会做课题,如何教学生?”
    在11月23日上午的春禾第二期校长研修坊的专题讲座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吴刚平教授,做了题为“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题分享,就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方式,与来自各地的中学校长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高考、中考,是学校和学生绕不开的坎,是检验学校教学结果的手段,也是当下最可行、最公平的手段。没有考试,如何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如何选拔学生?也许有其他方法,但远没有考试来得高效直接,也许还会失去公平。有了考试,对学校教学来说,就是一个明确的目标,于是每个学生就需要“应试”。“应试”是必须的,但如何应对考试,方法应该不只一个。

 
    “应试教育”是为了应对考试,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为目标的教育。称为教育,这已经是一个系统工程了。“应试教育”我们通常指以“讲、练、考”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老师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通过反复的作业和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通过各种测验、模拟考试、阶段考试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
 
    “应试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通过反复的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记忆的另一面就是遗忘。记忆是有一个波动曲线的。我们通过各种作业、练习、测验、考试,就是希望把记忆曲线的波动减小,并将峰值能调整到中考、高考的那个时间。我们常说的“白马”、“黑马”,就是记忆峰值的不确定带来的结果。应试教育的一个影响是,考试结束后,学生如释重负,记忆直线下降,用学生的话说,“都还给老师了”。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通过学生自我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讨论、争辩、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炼、概括等方式,让知识自我生成。知识点不是老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归纳、自我总结、自我提炼后得到的结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是知识点的获取周期比较长,教学进度比较慢,自我分析的结论有可能与教学要求不完全一致。

    比如让小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数学知识。作为知识传递的一种方式,是直接告诉学生,人民币有多少种类别,数字有哪些,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然后让学生重复记忆这些内容,十遍、二十遍的重复以后,学生都能记住人民币的这些数字及单位。从教学结果来说,也达到了目标。这个教学过程可能在5分钟、10分钟里就能完成。

    另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来上这堂课。每个学生带来188.88元的纸币、硬币,课堂上分成若干5人小组,先是小组内学生观察纸币硬币,当然要引导学生找到数字,并记录下来有哪些数字,再观察数字后面的汉字和拼音,统计一下有多少个不同的汉字。小组内讨论,形成一个初步一致的意见。然后各小组在班级里交流各自小组得到的意见。学生们通过这个过程,自己发现了人民币的数字、单位,也达到了教学目标。这可能需要一整节课的时间来完成。

    要检验这两种方式的教学结果,如果是在10分钟、30分钟后考试,“讲、练、考”方式一定好于“研究性学习方式”,如果是60分钟后考试,二者差别不大。如果是一天后考试,“讲、练、考”的部分学生开始出现遗忘,如果时间更长,经过5天、10天,教学结果差别就更明显,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靠。为了应对遗忘,“讲、练、考”方式就采取重复练习的方式来强化。经过重复练习,也能达到让很多学生提高记忆的作用。
 
    “讲、练、考”的方式,除了要应对“遗忘”的负作用,还可能会养成学生“等、靠、要”的坏习惯。学生等老师来“教”,老师不教,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学。

    “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是能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世界的兴趣和习惯,有利于学生更持久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学习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例。高一、高二、高三都在教学生写议论文。一种教学方式是,老师把议论文写作的要点告诉学生,要有论点、论据、论证,然后把几篇比较好的议论文,逐篇向学生讲解议论文好在哪里,如何写出好的议论文。确认学生已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后,开始让学生练习写作。

    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老师把几篇优秀的议论文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分析总结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有哪些特点、要点,阅读更多议论文后,分析什么是好的议论文,怎样写出好的议论文,自己应该如何写议论文。经过反复讨论,学生一定也能得出关于议论文写作的知识点,并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关键词是什么?是“研究”?还是“学习”?
    如果以“研究”为核心,我们会关注研究结果,会关注研究是否有价值,课题是否有社会意义,并以是否获奖来评判学生、教师的教学成果。
    如果以“学习”为核心,我们会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分析数据、是否有科学逻辑;会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在研究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这里要说,针对中学生这个群体,课题本身是否达到预期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课题是否获奖、是否获得专利、是否得到资金青睐,不应该是我们关注和宣传的焦点。否则,学生、学校为了获奖、为了专利,课题很可能不是学生小组独立在做,而是借助高校、研究所、专家、家长的很多资源,帮助学生把课题提升到某个前沿高度。学生在这个过程学到了什么,是学习研究过程本身,还是学习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去获奖?

    研究性学习”,对于中学生,只能是以“研究”为手段,以“学习”为宗旨,以学生的自我成长为目标。

文字整理:崔明
编辑/排版:刘红玲


--  END  --



发现开放、独立、自信的自己!
www.spring.org.cn


相关文章

上海公益伙伴日主题沙龙简报

上海公益伙伴日主题沙龙简报

青少年的思维教育和中国的未来发展9月15日至17日,第七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在上海公益新天地举行,这是由上海市民政局、社团局主办的年度大型公益盛会,主办方希望借此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来共同传播公益理念,发掘...

爱你三千遍(一)|  花儿与少年

爱你三千遍(一)| 花儿与少年

活动随着时间流逝而结束春小禾们对春禾的爱和感受却不会春小禾们的信已经到来快来一起收下花儿与少年们的爱吧!01自由行参赛者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再提“拥抱变化” ——春禾在线研学交流研讨之探索(一)

再提“拥抱变化” ——春禾在线研学交流研讨之探索(一)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事都处于不确定不可控的状态,年前计划的学校走访和春季教培教研活动只能取消,怎么办?2月3日,重启在2019年就开始计划的研学微课开发工作。因为受限...

春禾少年说 | 春禾你好,这里有你的信!

春禾少年说 | 春禾你好,这里有你的信!

三月份的尾巴长什么样子呢?是周遭的空气变得越来越暖,但闻起来有湿湿味道;是泥土突然有了颜色,但是还需要你仔细的寻找。春禾春禾~我就坐在这样的三月尾巴上,给你送信来啦!你问信从哪里来?可能是从一个晚自习...

国际交流 | 春禾公益接访日本宫城县教育考察团并达成战略合作

国际交流 | 春禾公益接访日本宫城县教育考察团并达成战略合作

2019年新年伊始,日本宫城县教育考察团在该县教育委员会次长高橋刚彦的带领下,于1月14日来到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拜访交流,就推动日本宫城县下属学校与春禾公益项目学校之间的友好结对、互动交流展开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