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

机构动态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沟通素养”

3年前 (2020-03-29) 阅读:

编者按: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于2018年正式对外发布,其内容包括了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这些也正是春禾公益一直在倡导的教育理念。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守望新课程”授权,本公众号将连续转载相关文章,敬请关注。



凶猛的疫情,为全社会按下了“暂停键”。也给大家反思的机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十几年来,21世纪核心素养引起全球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5C指的是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大要素之间既各有侧重,又互相紧密关联,其中文化理解与传承为核心。该模型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为全球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份“中国方案”。


2020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刊发了研究院组织的七篇“核心素养5C模型”文章。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授权,本公众号(守望新课程)将连载该系列文章。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启发大家思考,引起进一步讨论。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


康翠萍 , 徐冠兴 , 魏锐 , 刘坚 , 郑琰 , 刘妍 , 甘秋玲 , 马利红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沟通素养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沟通素养的内涵及结构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基于相关文献的分析,本研究提出,沟通素养是一个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复合型素养,包含深度理解、有效表达和同理心三个要素。其中,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是沟通的两个重要过程,需要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共同参与,而同理心则是促进有效沟通最为重要的一种社会情感能力。中小学是培养学生沟通素养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构建的沟通素养结构模型有助于构建中小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体系,为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助力。

关键词: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沟通素养;同理心;有效表达;深度理解    





作者简介:康翠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


作者简介:魏锐,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秘书长。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外语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评价效度研究”(19YJA740038)

原文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20年第二期



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沟通素养框架建构及内涵阐释的理论基础

三、沟通素养的框架建构、内涵阐释与行为表现

四、讨论和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简称P21)开展合作,在P21提出的21世纪核心素养4C模型(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的基础上,新增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构成5C模型,亦即: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Cultural Competence)、审辨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素养(Creativity)、沟通素养(Communication)、合作素养(Collaboration)。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沟通素养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沟通是维系组织存在、保持和加强的纽带,也是创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及促进组织不断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人们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沟通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沟通素养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本文是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论述了在现代社会中沟通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其次,梳理了沟通素养的研究历史和相关理论,以此作为构建本研究沟通素养框架的理论基础;再次,重点对沟通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内涵进行详细阐释,例举了各素养要素的行为表现;最后,对如何促进中小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提出建议。



一、研究缘起



(一) 沟通在21世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沟通素养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沟通素养已成为全球普遍重视的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


进入21世纪,尽管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人类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环境被不断破坏,地区战争并未停歇,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正在加剧。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和健康和谐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沟通合作、相互包容和理解。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更加便捷和多样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沟通素养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职业经理人把有效的表达与倾听列为使应届毕业生在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的最重要的两项能力,它们比技术能力、工作经验和获得特定学位更为重要(阿德勒,普罗科特,2017)。P21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口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态度是最为职场经理人所看重的人才特质(Brody,2018)。2014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在综合研究、对市场的定性定量分析、影响力评估和高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6项核心胜任力(core competences)中,“书面沟通”仅次于批判性思维位于第二位。托尼·瓦格纳在其所著的《教育大未来》一书中把“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看作是21世纪职场新世界的7个关键能力之一。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的沟通能力在当代和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瓦格纳,2015)。


因此,在世界各国、地区或国际组织提出的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沟通与合作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甚至最重要的位置。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组织(WISE)共同发布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指出,“沟通与合作素养”位列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关注的7大核心素养之首(刘坚,魏锐,2016)。


2. 沟通素养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未来职业发展乃至幸福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沟通素养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未来职业发展以及幸福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熟练的沟通者更快乐、更健康,享受更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以及在学校和工作中表现更好(刘汉龙,刘慧军,2012;瓦格纳,2015;阿德勒,普罗科特,2017;Metusalem et al., 2017)。


良好的沟通能力更有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与幼儿园的同伴接纳和大学新生的建立友谊的策略都有紧密关系,显示了沟通能力在建立友谊方面的潜在作用。良好的沟通能力甚至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转引自Metusalem et al., 2017);


沟通能力与学生的学业成就紧密相关,良好的阅读技能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毕业率显著相关。相反,沟通焦虑的学生往往在课外与老师沟通更少、学习成绩更差、更容易辍学(转引自Metusalem et al., 2017)。


良好的沟通能力还与职业成功密切相关(瓦格纳,2015)。商业合作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建立都与有效的沟通有关,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的商业团队需要它的成员具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有助于一个人获得一份工作,也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晋升。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公司经理都认为沟通能力在雇佣和评估雇员中非常重要,也对公司业绩有全面的影响。


基于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素养逐渐成为学前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甚至是大学阶段重要的教育目标(博克,2008;Thaiss & Porter,2010)。

(二) 个体的沟通素养难以满足社会和职业的要求


相对于社会对个体沟通素养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体所表现出的沟通素养却不容乐观。思科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安玛丽·尼尔说:“人们正在丧失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交流能力,包括书面和表达能力,这一点影响很大。”同样地,迈克·萨默斯则说:“我们总为年轻人表现出的交流困难感到惊讶,他们欠缺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陈述能力。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突出重点,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说话缺少力量、缺少热情。他们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瓦格纳,2015)。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1995年的调查发现,因沟通能力不足而被解聘的员工占总人数的82%(转引自张淑华,2003)。P21开展的研究中,雇主被问到高中毕业生所需的能力时,52.7%认为书面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包括有效地书写备忘录、邮件及复杂报告的能力,而80.9%的雇主认为高中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P21,2018)。这项研究还对大专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评估,46.4%的雇主认为大专生在这方面能力不足,26.2%的雇主认为本科生这方面能力不足。


(三) 我国中小学逐渐重视对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但在实践中还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沟通素养亟待提升


随着核心素养观念的传播和普及,近年来我国学界和教育领域实践者对沟通素养的关注逐渐加强。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和一些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明确采用“沟通素养”这一概念,但是一些表述却已经体现出其内涵。


如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中学生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修订版)》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虽然不同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对沟通素养有了比较明确的表述,然而在现实中沟通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落实。主要原因是由于对沟通素养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沟通素养的培养还没有真正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语言学科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践中并没有落实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明显不足;二是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沟通素养的培养,但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相关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在学校中得到有效实施,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普遍不足。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校园欺凌的高发期。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问题频发,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造成校园欺凌的因素很多,但是学生缺乏人际沟通技能特别是同理心等社会情感能力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黄岳等,2019)。


总体上来说,在实践层面对于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还缺乏系统设计。沟通素养的内涵是什么?沟通素养究竟包含哪些方面的能力?每个学科所承载的培养沟通素养的功能是什么?为了培养学生的沟通素养,学校教育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方面应该进行怎样的改进?对这些都缺乏系统和整体的认识,因此也造成了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



二、沟通素养框架建构及内涵阐释的理论基础



(一) 沟通素养的概念界定


1. 沟通的本质及界定


沟通是人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和活动之一。由于沟通本身的复杂性,很难对沟通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中文的“沟通”一词最早出现《左传》中,意指开沟使两水相通之意,也指使彼此通连、相通。英文的“Communication”由拉丁文“Commums”演变而来,具有“分享或建立共同想法”之意。对于沟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哲学家们主要研究的是有效的辩论术。后来对沟通的研究扩展至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各个方面,许多学科和研究领域都把沟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按照传播学的划分方法,沟通现象可以分为人际沟通、大众沟通和组织沟通。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人际沟通。不同学者对人际沟通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此,我们把人际沟通看作是“发生在人际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传递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并获取理解和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在这个定义中需要把握三个要素,即目标、信息和过程。


目标是指通过沟通双方想寻求的结果是什么,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沟通,都是要达成一定的目标,不存在没有目标的沟通。从原则上讲,沟通双方对沟通目标的达成都负有一定责任。双方沟通的目标越一致,也就越容易达成。沟通目标是否达成受到沟通手段或媒体、双方的互动、沟通环境和背景的影响;信息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指沟通主体传递的内容,也包括承载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等;过程则是指沟通者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形式进行传递信息的过程。


沟通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需要沟通主体具有编码和解码两个方面的能力。编码是指沟通者作为信息发出者将信息译成可以传递的符号形式的过程。信息发出者需要考虑的是,应该为信息接收者提供什么信息以及多大信息量才能实现沟通的目的,接收者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怎样才能使信息更有利于接收者理解以及怎样组织和表达信息才更具有说服力等。信息发出者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背景等影响编码的精确程度;解码是指沟通者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思维过程,是信息接收者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和参考的框架进行解释的过程。同样,接收者的知识、能力等也会影响其解码的精确程度,即他多大程度上能正确理解信息发出者所要传达的意义。


2.概念辨析


沟通与理解和表达:沟通与理解表达经常被混同使用,但两个概念有本质区别。简单来说,沟通可以指单向的,但在多数情况下是指双向的循环过程,是两个以上的个体(群体)之间通过互动而达到某种沟通的目的。理解和表达两者都是单向的,它们只是沟通中的一个过程,理解是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发出者发出的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表达是指信息发出者对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编码并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过程。


同理心与同情心:“同理心”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根据杰斐逊医学院医学教育与健康护理中心的Jon Velosk 博士的研究,同理心与同情心这两个概念反映出人类不同的心理活动(刘汉龙,刘慧军,2012)。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活动,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同理心与同情心都包含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在同理心与同情心这两个概念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有更多的认知因素,而同情心比同理心包含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共情是同理心与同情心的重叠部分,认知与情感因素所占比重基本相同。同时,研究表明,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他,同情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利他动机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帮助他人减少痛苦而不期待任何奖励,而利己动机最终是要减轻自己的压力或者避免不利的感受或者得到奖励。


3. 从沟通能力到沟通素养


人际沟通是人类行为中研究的最广泛、最深入的领域,部分原因是它本身非常有趣,另外是因为它与人的幸福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习科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从不同视角对人际沟通进行了研究。


随着对沟通认识的逐步深入,沟通素养这个概念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72年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首次提出沟通素养(communication competence)这个概念(通常被译为“交际能力”),他是针对乔姆斯基(1965)关于语言能力和表现之间的区别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沟通素养是指“何时说,何时不说以及关于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与何人说何内容”。也就是说,沟通能力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以适切的方式进行沟通的能力,包括了对语法(合法性)、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的判断能力(Hymes,1972)。


维曼强调,沟通能力是一个二元概念,即一个善于沟通的人不仅能够实现他或她自己的目标,而且能够以令对方满意的方式实现目标(Wiemann,2003)。同样,Reardon也指出沟通能力与沟通目标有关,沟通目标包括个人目标和关系目标两个方面,“人际沟通能力水平是指行为符合情境,并帮助实现个人或关系目标的程度(Reardon,1987)。Spitzberg把有效性和适当性(或称灵活性)作为衡量沟通能力的两个标准。有效性是指人们达成沟通目的和目标的能力;适当性是指与情境和关系限制保持一致的沟通能力,也被称为灵活性(Spitzberg,1991)。他把沟通能力看作是“沟通者在情境压力下、在各种可能的沟通行为中选择合适的行为去达到个人和关系目标的能力”。


特质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表现出一定的沟通风格,这种特质能够预测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中的沟通能力。这种特质是稳定的,不会随着时间或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特质理论研究主要是确定有哪些特质以及这些特质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生物因素对于沟通风格有一定影响(Teven et al.,2010),一些研究发现,特定的人格特质使人更容易掌握某些独特的沟通技能(Hulman et al.,2010)。虽然先天的人格特质对个体的沟通能力有一定影响,但沟通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提升的。研究发现,对沟通能力影响更大的是后天训练,能力训练能够帮助沟通者提高沟通能力(Hynes,2012)。


在英文文献中,communicati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与communication/communicative skills等概念并没有严格区分,为了体现沟通能力的丰富内涵,我们采用“沟通素养”这个概念,本文中的沟通素养是指“沟通者所具有的进行有效沟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的总和”。


(二) 沟通素养框架与内涵的已有研究


沟通素养包含哪些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是与对沟通素养本质的认识分不开的。不同的框架对沟通素养的本质及结构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1.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沟通素养框架


“沟通素养”(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又译为“交际能力”)一词自从被海姆斯首次提出后,1980年加拿大学者卡纳尔(Canale)与斯温(Swain)又将其归纳出为四个组成部分:即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与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转引自张淑华,2003)。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社会和心理过程,沟通目标的实现受到沟通者背景知识、技能、态度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维曼首次把同理心等社会情感能力纳入沟通素养当中,他的沟通素养内涵包含了五个维度:(1)同理心(共情),2)归属和支持,(3)社会放松(在社交情境下处于放松状态),(4)行为灵活性,(5)互动。Adler和Rodman也认为有能力的沟通者应具备以下特征:广泛的行为方式供选择、选择适当行为的能力、完成行为的技能、同理心、预期或想象他人主要观点的能力、认知复杂性、自我监控和对关系的投入(Alder & Rodman,1994)。


维曼等人把“同理心”作为沟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于同理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情感能力(社会能力是人为了实现目标并能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Kostelnik,et al.,2018),对于沟通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理心是由“empathy”一词翻译而来,也被翻译为“共情”或“移情”。这个单词中的“em”,表示“进入”某物之中和某种状态之中。path或patho意为情感、激情或痛苦。根据韦伯词典的解释,同理心是指能够理解、意识、体验他人的感受、想法和经验,即使在没有与对方进行充分客观的交流的情况下。


Feshbach认为同理心是指“一种能够了解、预测他人行为和感受的社会洞察能力”,同理心有三种必要的成分:(1)认知成分:区分与辨认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2)社会成分:假设对方观点和角色的能力;(3)情感成分:体验情绪和反应的情感能力(Feshbach,1969;1978)。认知成分涉及认识对方情绪和情感状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社会成分涉及到观点采择,即理解对方观点和立场能力;情感成分指的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情绪和感受。Neumann等人也认为,从广义上说,同理心包括情感感应(感受)和认知评估过程,使一个人能够间接地体验别人的感受,并理解别人的处境(Neumann et al.,2015)。


过程论的代表人物Trenholm在《人际沟通》一书中将沟通素养定义为“个体在社交上运用有效和适当的方法进行沟通的能力”。他把沟通素养分为两种水平:一是表层水平,即在日常行为中实际表现出的看得见的能力。二是深层水平,包括我们为进行有效沟通所必须知道的每一件事,称为过程能力,它是由所有产生适当表现所必需的认知行为和知识组成。他还把沟通过程能力划分为五种:理解能力、角色能力、自我能力、目标能力和信息能力(Trenholm,2000)。


张淑华(2003)以Spitzberg提出的人际沟通素养系统结构为框架,提出了人际沟通素养的三元结构,即沟通技能、沟通认知和沟通倾向。沟通技能即沟通的行为表现能力,是人们在长期与他人互动沟通中形成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表达信息技能、接受信息技能;沟通认知是指对自我、他人以及沟通情境做出准确理解与正确判断的能力,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对情境的认知;沟通倾向是指沟通的偏好与行为动力,包括沟通动机、沟通焦虑、自信和信任。


P21在2018年发布的报告中,把沟通素养(communication skills)看作是“运用口头的、书面的和非语言的有效沟通手段来达到多重目的(如告知、教学、启发、劝说和分享观点),包括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有效倾听、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沟通、能够评估沟通的有效性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沟通素养结构模型如表1。


2. 与沟通素养有关的其他素养框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2年开始在全球范围推广实施的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项目,该项目由美国非赢利组织促进社会情绪能力学习合作组织(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andEmotional Learning,CASEL)发起,旨在推行将SEL作为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的必修课程。该组织的研究发现,儿童具备了以下五方面的能力,即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他们未来才可能拥有更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情感状态,并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五项统称为社会情感能力。可以看出,五项能力中几乎都涉及到沟通素养,见表2。


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制定了详细、全面的社会情感能力(SEL)标准,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年级。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学会识别和准确表述自身情绪,并了解情绪如何引发行为;小学高年级开设同理心课程,要求儿童根据非言语线索识别他人的感受;初中学生应当学会分析哪些东西会造成压力,哪些东西能激发出最佳表现;高中学生通过有效地倾听和交谈解决冲突,防止冲突升级,并协商出双赢的解决办法。


2017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Directorateof Education and Skills)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零点项目(Project Zero)共同提出的《PISA全球素养框架》(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中,把全球素养看作是“青少年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共同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养。因此,从广义上说,沟通素养还应该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 本研究构建沟通素养框架与内涵的思路


沟通素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本研究从教育的视角,对沟通素养的内涵进一步探析,明确沟通素养所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然后把中小学生应该具备又能够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的素养要素提炼出来,希望为构建中小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体系提供一定参考。在建立该框架时,着重考虑了以下方面。


1. 建立多元综合的沟通素养框架


沟通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沟通素养则是一个复合的能力。沟通作为信息交流过程,依赖于双方有效的互动。这就要求沟通者作为信息发出者,要具备有效的组织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而作为信息接收者,要具有理解和诠释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沟通作为传递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一方面受到沟通者的个性、能力、动机与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沟通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的影响,因此需要沟通者具备相应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在本研究所建立的框架中,既包括同理心这一重要的社会情感能力,也包括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而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主要以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基础。


2. 突出社会情感能力在沟通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沟通是指“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和增进关系,并借此实现自己的目标”(Spitzberg,2010),既要求有效性(effective),又要求适当性(appropriate)。为了使沟通顺畅,实现沟通目标,需要沟通者具备同理心等重要的社会情感能力。具有同理心的人在沟通过程中能够感知他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等,从而能够对他人的感受进行评估,能够有目的地帮助他人处理紧张情绪、意识到他们的问题和目标等;同时又能根据沟通情境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以使沟通同时符合沟通对象的利益和诉求,而所有这些都直接有助于沟通目标的实现。可见,同理心对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是改善人际沟通的核心,因为它有助于培养人们之间的信任、促进更友好、更开放的关系的建立。由此,本研究将同理心置于素养要素的首位,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素养要素,而且贯穿于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之中。


3. 体现全球化的需求和信息化时代的特色


目前,全球化的速度正以指数级数增长,各国公民需要通过发展多种相关能力学会共处,以确保全球化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生活而非损害人类的利益(UNESCO,2014)。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沟通日益普遍,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在沟通素养中的权重不断增强,因此在本研究的沟通素养概念中,涵盖了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同样,信息化时代对于沟通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个体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深入鉴别、分析和反思,也就是要对信息进行“深度理解”;另一方面,也要求个体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和媒体形式进行“有效表达”,从而使沟通更加顺畅。本研究中沟通素养的概念,超越了传统面对面交流以及文字表达的范围,充分地反映了信息化时代对个体沟通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三、沟通素养的框架建构、内涵阐释与行为表现



我们认为,“一个具有良好沟通素养的个体,为了实现特定沟通目标,能够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媒介,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该素养包括同理心、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三个要素。

(一) 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指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一种能力,是一种了解他人感受、预测他人行为的社会洞察能力,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社会认知与社会情感能力。同理心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基础,也是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更是促成有效沟通的基石。在沟通中具备同理心,就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有利于改善和增进双方的关系,进而达成沟通目标。当今世界,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多元文化并存,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拥有各自独特的价值体系,隶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个人所做的价值判断可能具有相当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也因而变得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同理心对于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变得尤为重要。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能尊重沟通对象的人格、价值观及社会文化背景;

(2)能依据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调整沟通行为;

(3)能感知、理解和把握沟通对象的感受、情绪和情感;

(4)能从对方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 深度理解


深度理解指能够正确理解沟通对象以言语、文字及其他多种形式传递的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同时又能够对自己的理解进行监控。本研究中深度理解能力包括深度倾听和深度阅读的能力。倾听是指听者将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在脑中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及排除干扰能力。而深度倾听则指在理解言者传达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对听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能力,即不仅能够理解听到的内容,还能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反思和评价,对自己的理解进行监控。深度阅读则是指对沟通对象以文字传达的信息的理解能力,对所读内容的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及对自己的理解进行监控的能力。无论是对言语信息还是文字信息的理解,都包含了元认知的成分,即对自己理解过程的监控。


深度理解是达成良好沟通的基础,是实现有效表达的前提。身处信息化时代,人类面临着信息超载,因此对信息的深度理解,特别是对信息的深度分析和反思日趋重要。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具有良好的倾听技能,让沟通对象感受到尊重和关注;

(2)理解沟通对象所表达的内容和观点,体会其意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3)对信息的来源、观点的可信度、论证的充分性等进行反思与评价;

(4)监控自己的理解,当遇到理解障碍时选择适当时机让对方进行澄清;

(5)避免做出没有根据的假设。


(三) 有效表达


有效表达是指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等多种形式,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有效”是强调表达的有效性和适当性,指向沟通预期的目标。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其中非语言表达是指通过与语言无关的途径所表达的信息,包括身体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以及副语言(语速、音量、语音、语调等);语言表达则包括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形式、手段、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沟通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借助信息技术对所想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观点进行多样化呈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流媒体、自媒体等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极大地丰富了表达形式,激发了公众表达的欲望,跨时空的沟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该要素相关的行为举例:


(1)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2)善用多种形式或手段表情达意,符合相关语境;

(3)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表达;

(4)对表达过程和效果以及情绪情感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调节;

(5)表达的内容合乎社会规范、伦理道德。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沟通素养的内涵界定立足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每个公民素质的要求,从同理心、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三个要素进行系统阐释,既兼顾了认知层面,又兼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同理心是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的基础和保障,深度理解又是有效表达的前提。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有利于实现沟通目标。


本研究的沟通素养结构框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教育的视角提出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语言能力、社会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角度对沟通素养进行解构,避免了把沟通素养仅仅看作是一种语言交际能力;二是把同理心看作是重要的社会情感能力。为了实现沟通目标,需要多种社会情感能力的参与,但同理心对于沟通目标的达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同理心作为沟通素养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三是把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界定为“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理解能力包括深度倾听和深度阅读,无论是口语理解还是书面语的理解,都需要对所接收的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反思和评价,这些都需要思维能力特别是元认知的参与。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无论哪种形式的表达,都是以有效传递信息、达成沟通目标为宗旨,也需要高阶思维能力的参与。这一界定虽然只是加入了两个形容词,但是却有深刻的内涵,有利于全面认识沟通素养的构成成分,也有利于构建更加全面的沟通素养培养和评估体系。


为更加清晰地呈现本研究的主要观点,表3汇总了沟通素养的基本要素和简要描述,并列举了不同要素的代表性行为表现。



四、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提出的沟通素养结构框架并非包罗万象,而是抓住沟通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关键能力以及有助于有效沟通的重要社会情感能力—同理心。这个框架是专门针对儿童青少年这个群体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希望能够对中小学生沟通素养培养目标的设定、相关课程或活动的设计以及沟通素养的测评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从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高度来理解沟通素养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无论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还是个人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的成功都依赖于个体具有良好的沟通素养。沟通素养越来越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面向未来,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要求的高度理解沟通素养,才能真正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沟通素养的重要性。


沟通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具有前所未有的迫切性。当前儿童青少年所表现出的沟通素养还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如2011年美国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的研究发现,12年级只有3%的学生在标准化写作评估中达到最高水平,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处于最低水平(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2)。可见,沟通素养缺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 加强儿童青少年沟通素养发展规律及培养机制的研究


研究表明,沟通素养与其他素养一样不仅可以培养,而且越早进行培养或干预效果越好(Luczynski& Hanley,2013;Farber&Klein,1999;Hanley,Heal,Tiger,&Ingvarsson,2007)。儿童青少年处于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各方面能力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同样也是沟通素养发展和培养的关键阶段。儿童沟通素养的发展与其他素养的发展一样有着特殊的规律,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也不一样。以阅读能力发展为例,学龄前主要为正式学习阅读做准备,其中三岁之前儿童主要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四至六岁重点发展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小学低年级主要发展汉字解码能力;中年级需要重点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流利度;高年级则重点提高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策略。因此,研究儿童沟通素养发展规律是构建培养和评估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应该看到,到目前为止,我国沟通素养的培养主要在某些特定的人群中得到重视,如医学院学生和护理人员、大学生、教师、企业管理者等,开发出的测评框架和工具主要也是针对这些人群。而针对儿童青少年沟通素养培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还少之又少,已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针对某类特殊儿童,如自闭症儿童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郭涛,2015,章依文等,2007)。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儿童青少年的沟通素养,构建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沟通素养培养和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沟通素养发展规律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三) 多方协作共同探索提升儿童青少年沟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沟通素养不是一种单一的学科能力,而是涵盖了多种能力的复合型素养,因此,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沟通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沟通素养的培养不应该仅仅依赖学校或某些学科的教学,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沟通素养:第一,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讨论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沟通素养的主阵地。第二,增加项目制学习或其他课外实践活动的比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锻炼沟通素养。第三,学校教育要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创设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升儿童青少年的沟通素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补充,也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把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共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在以培养学生21世纪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日益关注沟通素养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很多学校都鼓励教师教给学生实用的沟通技能。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投入到中小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工作中,共同推动儿童青少年沟通素养的全面提升。


(感谢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崔佳颖副教授参与研讨并提出建议。魏锐系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阿德勒, 普罗科特. (2017), 沟通的艺术: 看入人里, 看出人外(第15版). (黄素菲, 李恩, 王敏译).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博克. (2008). 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岳, 马海林, 王骄阳. (2019). 共情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现代交际, (12), 18−20.

郭涛. (2015), 自闭症幼儿沟通能力的干预研究, 硕士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刘坚, 魏锐等. (2016). 《面向未来: 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3), 17−21.

刘汉龙, 刘慧军.. (2012). 同理心, 重建医患信任关系的伦理实践途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5(3), 347-349. DOI:10.3969/j.issn.1001-8565.2012.03.046

瓦格纳. (2015). 教育大未来. 海口: 南海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淑华. (2003). 企业管理者沟通素养结构与测量研究, 博士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Alder, R. B. & Rodman, G. (1994).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5th Eds).

Brody, S. (2018)Representatives of American P21 Organizations Talk about Global Competence and Launch Presidential Forum.

Farber, J. G., & Klein, E. R.. (1999). Classroom-based assessment of a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 with kindergarten and first-grade student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30, 83-91. DOI:10.1044/0161-1461.3001.83

Hluman, G. A. Planisek, A., McNally, J. S., & Rubin, R. B.. (2010). Competence, Personality, and self-efficacy: Relationships in an undergraduate interpersonal course.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8, 36-49. DOI:10.1080/15456870903340506

Hynes, G.E. (2012). Improving employee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A qualitative study.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5, 466-475. DOI:10.1177/1080569912458965

Luczynski, K. C., & Hanley G. P.. (2013). Prevention of problem behavior by teaching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elf-control skills to preschooler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46, 355-368. DOI:10.1002/jaba.44

Metusalem, R., Belenky, D. M., & DiCerbo, K. (2017). Skills for Today: What we know about teaching an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P21 Partnership of 21st Century Learning. Pears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2). The Nation’s Report Card: Writing 2011.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pitzberg, B. H.. (1991). An examination of trait measure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Communication Reports, (3), 22-29.

Spitzber, B. H. (2010).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s knowledge, skill, and impression, in M. L. Knapp & J. A. Daly (Ed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p. 203-210).

Teven, J. J., Richmond, V. P., McCroskey, J. C., &McCroskey, L. L.. (2010). Upda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cation traits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7, 263-270. DOI:10.1080/08824096.2010.496331

Thaiss, C., & Porter, T.. (2010). The state of WAC/WID in 2010: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US survey of the international WAC/WID mapping project.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61(3), 534-570.

Trenholm, S. (2000),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UNESCO.(2014).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alities in Asia-Pacific.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2/002272/227208E.pdf.

Wiemann, J.M. (2003). Forward. In J.O. Greene & B.R. Burleson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kills (pp. Ix-xi). Mahwah, N.J.: Earlbaum.

往期精彩回顾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审辩思维”

转载: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创新素养”


·end·

春禾公益

 开放  独立  自信 

以上文章来源于守望新课程

原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作者康翠萍 魏锐 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