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禾启梦计划

春禾启梦计划

《研究性学习》在线交流研讨(二)

5年前 (2020-03-29) 热度:887 ℃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罗卫东老师、遵义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孙旭亮老师分别于3月12日、19晚在春禾研学信群里分别主持了“什么是观察法”、“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是什么”的主题交流。


丨组织是否有效?

关于群内这两次主题交流,虽然事先计划是针对某一主题展开,真正进行时,因为微信群自由交流的形式,对计划问题讨论不够透彻,对群内即时提出的其它议题交流也多是浅尝辄止。对此状况,解决的办法:首先,后续群内还会再安排针对相关主题的交流,可再反复、多角度论之,不断明晰深入;其次,随着这种形式交流的多次开展,慢慢大家也会对“提问”、“引导”与“聚焦”作出调整,随着实践不断改善,提升交流研讨成效。

 

丨内容是否有益?

两次交流研讨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研学(含综合实践活动,下同)课程相关教学内容,如:

“对于初学者如何应用观察研究法”

“对观察法的应用因年龄和学段有何差异”

“观察法与其它研究方法的关系”

“中学生应用观察法常见的问题”

“观察如何做到全面、有效”

“什么是研学/综合实践活动”

“如何让老师对研学产生兴趣”

“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善于/乐于提问”


一类是与研学课程相关的理念性的内容,如:

“课题研究中‘对’与‘错’”

“研学与学科教育的关系”

“研学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探究兴趣’”

“老师进行研学教学是否需要引领


对于前者,是研学授课老师需了解或掌握的专业性内容,实用,很容易达成共识引发共鸣;之于后者,可能是研学授课老师需要了解并作出改变的观念,则多有不同观点和声音,有时对某个问题会出现春禾公益一种观点、一线教学老师另外一种观点的现象。




后者的不同一定会提醒双方各自思考:

为何不同?不同对各自意味着什么?


对于纯粹知识性的内容,客观、“纯技术”,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对于理念性的内容,不同人源于不同的经验和认知、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诉求,容易产生不同的观点,且不同观点各自有相当客观的事实依据或价值引领。

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碰撞过程中彼此有更多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知道“同”与“异”具体在哪里。当然,还需要追问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每种观点背后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深入、持续探究的过程;这也是相互增加理解,达成更多共识的解决之道。

 

--  END  --

春禾公益微信公众号

开放 独立 自信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案例学习 | 汪郁雯、姚佳韵TED研究性课题分享的分析借鉴

案例学习 | 汪郁雯、姚佳韵TED研究性课题分享的分析借鉴

TED精彩视频观看(可点击视频右下角全屏观看)开场白开场白:0~0'43,时长0'43,7.7%。用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盘尼西林)的故事引出自己的研究发现。用经典故事点出发现的...

唤醒,打破原生态

唤醒,打破原生态

12月18-20日,2020·春禾种子教师教研活动在昆明举行。这是针对春禾研学种子教师的第一次线下集中活动,为了让春禾种子教师实现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重新再建构,我们做了一些不一样的尝试和突破。活动前,...

微课 28 | 问卷设计的科学性

微课 28 | 问卷设计的科学性

微课12月2日晚 20:00-21:00,春禾研究性学习交流群中,方学梅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带领大家开展了第28期研学主题交流。主题为“问卷设计的科学性”。问题的提出者为赖春荣老师(福建龙岩永定二中)...

重启学校走访3(云南彝良)

重启学校走访3(云南彝良)

云南省昭通市一起前行春禾不停一路走访分享随想01彝良县奎香乡中学6月30日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走访学校,恰逢暴雨洪灾,下机后回望远处的乌云,似乎已在警示我要歇歇脚。进入县城时河道洪流非比寻常,原计划...

2020·春禾第三期校长研修坊活动纪实一(博鳌)

2020·春禾第三期校长研修坊活动纪实一(博鳌)

    为了不断拓展春禾项目学校校领导的教育视野,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校领导赋能,持续提升校领导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帮助项目学校有效解决学校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切实落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