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

机构动态

微课13 |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一)

2年前 (2020-06-03) 阅读:

微课

5月28日晚,由春禾志愿讲师罗卫东老师(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带领,针对研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主题交流。




本期主讲嘉宾:罗卫东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微课实录





 

微课视频



罗卫东:首先听听大家看了这个微课视频之后,对研究性学习的未来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有何感想。

孙旭亮: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周边生活,更有爱心了。

王建霞: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在遇到困难时,用毅力去迎接挑战。研学较之其他传统学科的不同之一,在于孩子们有机会去接触真实的社会,课题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陆逊: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我的观点是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重点在于心智与思维两个方面,心智包括心理、认知、责任等成长维度,思维的成长则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孙旭亮:所以,春禾公益应将心智培育和思维发展作为公益核心,鼓励教师和学生思维互动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真谛。


 

罗卫东:我们老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育人该如何从点滴开始?

王建霞:教书,估计群里老师都很擅长了;育人,请教什么是“以人为本”?

罗卫东:育人是最高境界,也要因人而异。

王建霞:何为“因人而异”?

孙旭亮:现在的学校纠结在“育人”,会不会让“育分”落在其他学校的后面?所以这是很多学校开展不好研究性学习的病症所在。“育人”是最高境界,因人而异就有悖于教育的初衷了,这个观点还是不赞成的。育人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的育人作用,成长为优秀的自己。

王建霞:“育人是最高境界,因人而异就有悖于教育的初衷了,这个观点还是不赞成的”,这个没听明白,再请教孙老师何解?能不能举个例子,或是用类比说明一下?

孙旭亮:教育的功能是教人求真、求实,如果因人而异,那就说明教育的功能有问题的,只能说被教育者收获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比如,教学1+2=3,从育人功能来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清楚算理,教学的初衷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学会,但实际上有的学生学的快、有的慢,这是学习情况的因人而异,教育这件事不会因人而异的。教育的结果有差异性,但育人没有差异性的。

陆逊:我理解孙旭亮老师所说的“育人”应该是指教育的初衷、教学的内容,而罗老师所说的“因人而异”则是指教学的方法、教授的方式、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似乎并不矛盾,至少没有明显的冲突。成长为“优秀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成绩优秀”。

罗卫东: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又由很多子系统、要素构成,要用系统论中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来看待,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是一个1+1>2的关系。

 


罗卫东:今天的社会倡导终生学习,对于终生学习,很多人以为就是“读书”或者“学历提升”,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很多。像这个案例中的周建仁,从一位城市里生活的小孩需要学习乡村生活,从一位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要学习如何手工熬制红糖,从自己都需要父母关怀到要学会如何给巧马镇的孩子带来父母的关怀。熬制红糖中不是老师傅的红糖工艺拿来就能批量生产的,他需要自己尝试之后不断的和老师傅进行沟通。还有的老师傅添加的东西不够卫生、健康,他需要综合几位老师傅的配方工艺进行研制等等。

孙旭亮:这个案例很接地气,是目前脱贫攻坚的典范,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

张前:有了行动目标,然后开始去做,就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然后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尝试着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齐静:这个案例真的很好!我们大家都可以收集一下研学培养的孩子的成长故事,弄个真人故事集,让不认可研学的人认可研学的育人作用!而且每个地区每个城市每个省都有一些成功案例,让全国上下都认识研学的育人作用。

孙旭亮:好建议,春禾可以把这个项目延续下去,用身边的案例,影响身边的人。

陆逊:案例分享很棒。

黄小燕:明天我就分享给学生。希望罗老师、齐老师多分享一些类似的真实案例。

金伟:这个视频很有激励性,明天课堂上准备用起来鼓劲,有了劲头就好办了。

罗卫东:下一期,将会分享一位我省的当红主播。

王建霞:可以啊,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我们来负责汇编成册。

 

齐静:周建仁的主动学习能力很强。研学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

罗卫东:周建仁还要学习如何建厂,管理一家企业,如何以企业为平台为更多的贫困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还要思索如何以红糖为起点,开发巧马镇的周边产业,带动跟多的家庭走向富裕,也让更多的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他还要和姐姐周蓓蕾持续支教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走入大山投入公益,让更多的孩子能接触到外界的新鲜事物,让大山不要阻挡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孙旭亮:公益的力量,现在公益参与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咱们公益有力量。罗老师分享的案例应该重新制作一下,建议春禾可以分享到项目学校,让项目学校的师生看看,研究性学习下的学生能力的发展与生成。

罗卫东:其实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一场研学旅行,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多事情其实就是研学中的项目设计。

齐静:正确,有的是课题研究、有的是项目设计!

罗卫东:天天看言情剧,最终也要自己去实践谈恋爱;学霸也要面对工作中被人嗤之以鼻的书呆子气……,这些都要自己去面对、去实践。

 


黄小燕:我在反思自己怎么就没有遇到这样的学生呢?真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啊!

王建霞:咱们做好普及就好了,是罗老师幸运,遇到一匹千里马。

罗卫东:我觉得周建仁的成长,和老师没有太大关系,他的家庭教育非常好。我曾经让他在家长会上给全班家长分享他的家庭教育。

齐静:是的,家庭教育很重要!生活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古有“孟母三迁”。家庭教育从孩子生下来就开始,而且时间最长,如果让家长也懂研学的教育方式就好了!

张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孙旭亮: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大家要做能识得千里马的伯乐,首先需要理解学生的奇思妙想,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给他们舞台、让他们展示,也许下一个伯乐就是你了。黄小燕老师加油。

黄小燕:孙老师说要理解学生的奇思妙想,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这句话说非常好,我一定努力让自己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对待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想法。

孙旭亮: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行为,触发了周建仁同学的想法,这个想法在姐姐的协助下,慢慢变成了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目前的的核心还是要做好家校合作。只有家校合作和谐了,育人的作用才能变得强大。

罗卫东: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未来我们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一种能帮助我们科学决策人生的一种方法。科学决策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容易犯经验主义的毛病。

张前:让学生行动起来,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就派上了用场。打比方说,研究性学习方法是最好的润滑油,学生这辆车不开动起来,再好的油也没有用。

罗卫东:告诉学生人生就是最大的研学课题。

齐静:我在上通用技术时传播了研学的项目设计,其实就是用研学的方法来教通用技术,让学生失败后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并渴望学更多更深的知识!

 


孙旭亮:(家庭教育的重要)也说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环境可以改变人。

罗卫东:这也是大家为什么要选择名校的原因。

孙旭亮:选择名校的核心是名校里有名师,教育的核心在教师,培养好教师是解决好教育公平的关键。

罗卫东:名师是由名生成就的。

王建霞:什么才是好教师?

孙旭亮: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王建霞:眼中有光,我喜欢;手握戒尺,有点怕哦。

孙旭亮:手握戒尺代表的是严而有度,眼中有光代表的有远见有梦想。手握戒尺与“怕”没有直接的关系。

王建霞:如果我是一位老师,我不希望学生怕我,我希望学生能信任我、亲近我,我们一起交流、探讨,我跟学生的最大不同可能就是多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而已。

罗卫东:当老师还是要心态好,才能潜移默化的去感染学生,功利心太强的人会把学生带偏的。好的老师,能够真正的去关心学生,既能发现他的优点,能听得懂他们的话语;也要能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而不是泛指的大众问题。我喜欢我的学生张弛有度,不喜欢哪个粘着我。

王建霞:我理解你张弛有度的意思是,学生要独立、自主,不要对老师产生依赖,无论是学习、生活上,还是情感上。如果是这个意思,我也赞同。

齐静:如果学生不信任老师,就不愿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老师更无法掌握引导学生的尺度和方向!

王建霞:师生之间信任的建立,是老师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基础,否则就是强制灌输和要求。

孙旭亮:师生信任的基石是爱,有爱才有教育。

齐静:是的!但是的确还有很多的老师和学校还在强制要求学生!

 


黄小燕:可是我现在看到的教育除了功利性,很少看到其他啊。

罗卫东:因为老师也是凡人。

齐静:黄老师,新高考可能会改变现状!育人方式的改变可能会改变大家的想法,让孩子们能为实现自己的想法而努力!

罗卫东:高考只会改变考试方式,其他的不会变。

齐静:不,我认为会改变,因为国家的发展需要育人方式的改变!我们是必须等待改变,并尽力促进改变,毕竟中国人口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果觉得正确,只管坚持下去就行了!

 


陆逊:“教育的核心在教师”赞同!至于教育公平涉及很多其他层面的问题,这样简单的概述容易产生歧义,我的观点是:公办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公办基础教育应当以“成长”为目标,而不是以“培优”为目标。因此如何在一个教育行政区划内实现同学段同类学校生源(优质与普通)的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之道。

孙旭亮:个人认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均衡发展,学生的自由分配,让不同的学校都能有学校的特色,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出彩的人生。独立、开放、自信是教师需要的,同时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

张前:赞同。

陆逊:从我观察到的看各省/市/地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均衡发展与生源的均衡密切相关,而学生的自由选择要有一定的条件,否则容易导致教师的非均衡发展。

孙旭亮:这就是目前择校的原因,因为非自由分配,导致的名校的产生,造就了“名义”上的名师。真正的大师之大在思想,不在教学成绩的高低,好成绩不代表有好人生,只能说可能会好而已,暂时的成绩落后不代表没有出路,只能说人生需要煎熬,熬过低谷,赢了巅峰。

 


罗卫东:我是因为春禾人感动了我,所以我又在认真对待研学了,中间也有一段不太情愿的小情绪。

陆逊:至今我依然记得2015年第一次在实验三中举办教研培训时,你(罗卫东)帮助春禾给老师们做培训,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指导大家一起来进行分类、互动、解答的场景。那个时候的春禾什么也没有,刚刚起步,但你对我们全力支持,那才是让我们走到今天的重要支持。

孙旭亮:有情怀的、有担当、有光的老师,敬佩。感谢罗老师的分享,更感谢大家的参与,从大家的参与中领悟学习的真谛,今天又参与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的研学。

陈梁兴:研学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心怀家国与天下,研讨也让我们重温了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是什么。





下期预告





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

时间:6月4日(周四)20:00-21:00

主讲嘉宾:孙旭亮(遵义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



往期回顾

微课系列推送

微课12 | 区分观点与感受——沟通原则

微课11 | 观点≠事实 ——沟通原则第一讲

微课10 | 学生对课题研究不感兴趣怎么办

微课9 |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原则

微课 | 研学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三)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二)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一)

微课 | “为什么不宜把是否有意义或价值作为开(立)题的条件”

《研究性学习》在线交流研讨(二)

再提“拥抱变化”——春禾在线研学交流研讨之探索(一)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开放·独立·自信

http://www.spring.org.cn


文字整理:王建霞

排版:王时彩

审稿:刘红玲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