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

机构动态

微课25 | 实地调查法

2年前 (2020-11-11) 阅读:

微课

10月21日晚20:10-21:10,春禾研究性学习交流群中,开展了第25期研学主题交流。欧维嘉老师(上海市七宝中学)带领大家开展了以“实地调查法”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图|本期主讲嘉宾:欧维嘉

上海市七宝中学


微课实录


王建霞:请问欧老师,实地调查法一般应用在哪类的学生课题中?学生在选用这种调查法主要考虑有哪些?为什么要选用这种调查法?

欧维嘉:实地调查是我们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社科类课题以及工程类课题中应用比较多,是学生获得一手资料的主要途径之一。实地调查适用于没有具体研究假设的探索性或是对集体行为研究的课题中,以期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

王建霞:“没有具体假设的探索性或是对集体行为研究的课题”,麻烦欧老师举些实际案例。

欧维嘉:比如要调查学校门前的车流量情况,中午食堂长时排队或是剩饭情况等。



王建霞:谢谢欧师!再请教:这类调查能单独成为一个课题吗?还是说是一个课题研究的某个阶段?

欧维嘉:实地调查作为数据获得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不会单独成为一个课题。

王建霞:“实地调查法”与“观察法”有何相同与不同?

欧维嘉:观测法是实地调查中的一种,实地调查还可以是询问、实验测试等,这是获取一手资料最优的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科学性缺失。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调查的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

罗卫东:如何确立调查对象的典型性?

欧维嘉:设定的调查对象需要具有代表性,比如调查食堂长时排队问题,某一窗口的排队人数相较于其他窗口明显过长,或是某一时间段内的排队长度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选取这一队列或是时间段进行调查。



熊健:欧老师,实地调查法的问题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欧维嘉:实地调查需要优先做好详细的调查前的准备,包括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情景特征。调查的目的以及对象的数量、或者事件的过程等,以及记录数据所用的表单,人员分工安排。调查时一般会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总结阶段,准备阶段需要让学生讨论明确这次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调查车流量,用什么方式能获取车流的数据值,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什么设备或者仪器么,我们该记录多少的数据等。

王建霞:实地调查法,让我想起一家股票做空机构“浑水”通过派出1500多位调查人员、长度超过1.1万个小时的店面流量观察监控、近2.6万消费者小票等,揭露瑞幸咖啡做假账的事件。这种方法的确是获取一手资料的可靠方法。

欧维嘉:这是获取一手资料最优的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科学性缺失。

王建霞:“科学性缺失”,怎么说?一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对象没有代表性的问题?

欧维嘉:比如学生在调查车流时,有时会把关注点停留在非机动车的数量上。



罗卫东:请问欧老师,学生实地调查中的安全如何保障,需要老师或者家长跟随吗?

欧维嘉:我们是高中生,一般外出调查是需要指导教师陪同的,同时会提前告知年级组与家长,某段时间内会去哪里及做什么。一般出行前会让学生先行规划好来回的一条路线,以及备用方案。调查结束后由组长负责制,到家后学生需逐一汇报。

王建霞:学生在学习应用这种实地调查法时,比较常见的问题还有哪些?老师指导过程中如何尽可能避免?

欧维嘉:在准备阶段需要有更多预演环节,老师以质疑者的身份尽量“挑刺”,到了调查实施阶段,让学生认为像是再一次的“预演”。但需要做好突发情况的预案。比如现场数据的真实记录,学生还会添加个人的主观判断等。

王建霞:类似于问卷法的“试调研”,通过假设各种场景尽可能暴露问题。

欧维嘉:通常会建议学生先行进行一次预调查,来确定调查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调查的方式是否可行合理。

王建霞:是的,否则到现场后可能无功而返。这个对学生的观察、判断、数据记录能力都有比较大的挑战。尤其是社会现象类的调查,对同一“事实”,不同的人看到听到观察到的内容可能差异很大。基于此,老师在学生是否选用、为何选用这种方法时,要怎么引导?

欧维嘉:调查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只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与情况,无论是否符合自己的预判,记录表单的设计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设计。调查所得的所有数据不得在现场进行判断或是讨论,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及时做好备份存档。以供回来之后分析讨论之用。

王建霞:尽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保持客观性。



王建霞:非常感谢欧老师的分享,辛苦了。以后再找机会继续向你请教!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是我们老师需要持续学习的内容。

欧维嘉: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和交流,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王建霞:客气!大家一起探讨,你们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挣得资格,值得我们学习,谢谢七宝中学各位老师一直以来对春禾的支持。



下期预告


“如何做选题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交流:陆逊老师(春禾公益)

主题:如何做选题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 问题提出:王思人老师(贵州省实验中学)

时间:11月4日(周三)晚 20:00-21:00



往期回顾


微课系列推送


·微课 24 | 学生自己选不出课题怎么办

·微课23 | 如何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微课22 | 如何激发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

·微课21 | 情景创设及操作方法

·微课20 | 为人师如何爱自己

·微课19 | 问卷设计的步骤 

·微课18 | 怎么选题(选题的渠道)

·微课17 | 工程类课题研究怎么开展

·微课16 |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二)

·微课15 | 如何营造校园研学氛围

·微课14 |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微课13 |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一)

·微课12 | 区分观点与感受——沟通原则

·微课11 | 观点≠事实 ——沟通原则第一讲

·微课10 | 学生对课题研究不感兴趣怎么办

·微课9 |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原则

·微课 | 研学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三)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二)

·微课 | “开(立)题时老师应该关心什么”(一)

·微课 | “为什么不宜把是否有意义或价值作为开(立)题的条件”

·《研究性学习》在线交流研讨(二)

·再提“拥抱变化”——春禾在线研学交流研讨之探索(一)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整理|姜茹婷

排版|王俊骊

审核 | 刘红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